叶子李YEASLEE

健康快乐求知探索

分类: 学习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十七

   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贤君之治国若何?”晏子对曰:“其政任贤,其行爱民,其耴下节,其自养俭。在上不犯下,在治不傲穷。从邪害民者有罪,进善举过者有赏。其政刻上而饶下,赦过而救穷。不因喜以加赏,不因怒以加罚,不从欲以劳民,不修怒而危国。上无骄行,下无謟德;上无私义,下无窃权;上无杇蠹之藏,下无冻馁之民。不事骄行而尚司,其民安乐而尚亲。贤君之治国若此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十八

   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明王之教民何若?”晏子对曰:“明其教令,而先之以行义;养民不苛,而防之以刑辟。求所于下者,不务于上;所禁于民者,不行于身。守于民财,无亏之以利;立于仪法,不犯之以邪。苟所求于民,不以身害之,故下之劝徔其教也。称事以任民,中听以禁邪,不穷之以劳,不害之以实。苟所禁于民,不以事逆之,故下不敢犯其上也。古者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。故明王修道,一民同俗。上爱民为法,下相亲为义,是以天下不相遗。此明王教民之理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十九

   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

    景公问于晏子曰:“忠臣之事君也何若?”晏子敚曰:“有难不死,出亡不送。”公不悦,曰:“君裂地而封之,疏爵而贵之,君有难不死,出亡不送,可谓忠乎?”对曰:“言而见用,终身无难,臣奚死焉?谋而见从,终身不出,臣奚送焉?若言不用,有难而死之,是妄死也。谋而不从,出亡而送之,是诈伪也。故忠臣也者,能纳善于君,不能与君陷于难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

   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敚以不与君行邪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忠臣之行何如?”对曰:“不掩君过,谏乎前,不华乎外;选贤进能,不私乎内。称身就位,计能定禄。睹贤不居其上,受禄不过其量。不权居以为行,不称位以为忠,不揜贤以隐长,不刻下以谀上。君在不事太子,国危不交诸侯。顺则进,否则退,不与君行邪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一

   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愚君所信也

   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如何?晏子对曰:“意难,难不至也。明言行之以饰身,伪言无欲以说人,严其交以见其爱,观上之所欲,而微为之偶,求君逼尔,而阴为之与,内重爵禄,而外轻之,以诬行,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以伪廉,求上采听而幸以求进,傲禄以求多,辞任以求重,工乎取,鄙乎予,欢乎新,慢乎故,吝乎财,薄乎施,睹贫穷若不识,趋利若不及,外交以自扬,背亲以自厚,积丰义之养,而声矜恤之义,非誉乎情而言不行,身涉时所议,而好论贤不肖,有之己不难非之人,无之己不难求之人。其言强梁而信,其进敏逊而顺,此佞人之行也。明君之所诛,愚君之所信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二

   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圣人之不得意何如?”晏子对曰:“上作事反天时,从政逆鬼神,籍敛殚百姓,四时易序,神祗并怨,道忠者不听,荐善者不行,谀过者有慎,救失者有罪。故圣人伏匿隐处,不干长上;洁身守道,不与世陷乎邪。是以卑而不失义,瘁而不失廉。此圣人之不得意也。”“圣人之得意何如?”对曰:“世治政平,举事调乎天,藉敛和乎百姓,乐及其政,远者怀其德,四时不失序,风雨不降虐,天明象而赞,地长育而具物,神降福而不靡,民服教而不伪,治无怨业,居无废民。此圣人之得意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三

   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古者君民而不危,用国而不弱,恶乎失之?”晏子对曰:“婴闻之,以邪莅国,以暴和民者,危;修道以要利,得求而返邪者,弱。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,灭暴不以顺纣于崇侯之暴,而礼梅伯之醢。是以诸侯明乎其行,百姓通乎其德。故君民而不危,用国而不弱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四

   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古之莅国治民者,其任人何如?”晏子对曰:“地不同生,而任之以一种,责其俱生,不可得;人不同能,而任之以一事,不可责徧成。责焉无已,智者有不能给;求焉无餍,天地有不能赡也。故明王之任人,謟谀不迩乎左右,阿党不治乎本朝。任人之长,不强其短;任人之工,不强其拙。此任人之大略也。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五

   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雠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古者离散其民而陨失其国者,其常行何如?”晏子对曰:“国贫而好大,智薄而好专;贵无贱亲焉,大臣无礼焉;尚谗谀而贱贤人,乐简慢而玩百姓;国无常法,民无经纪;好辩以为忠,流湎而忘国,好兵而忘民;肃于罪诛,而慢于庆赏;乐人之哀,利人之德;难不足以怀人,政不足以惠民;赏不足以劝善,刑不足以防非,亡国之行也。今民闻公今如寇雠,此古离散其民,陨失其国,所常行者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六

   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敚以信顺俭节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吾欲和民亲下,柰何?”晏子对曰:“君得臣而任使之,与言信,必顺其今,赦其过,任大无多责焉,使迩臣无求嬖焉,无以嗜欲贫其家,无信谗人伤其心,家不外求而足,事君不因人而进,则臣和矣。俭于藉敛,节于货财,作工不历时,使民不尽力,百官节适,关市省征,山林陂泽,不专其利,领民治民,勿使烦乱;知其贫富,勿使冻馁,则民亲矣。”公曰:“善!寡人闻命矣。”故令诸子无外亲,谒辟,梁丘据无使受报,百官节适,关市省征,陂泽不禁,冤报者过,留狱者诸焉。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七

   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耴人得贤之道何如?”晏子对曰:“举之以语,考之以事,能谕则尚而亲之,近而勿辱,以耴人则得贤之道也。是以明君居上,寡其官而多其行,拙于文而工于事,言不中不言,行不法不为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八

   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以报以德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臣之报其君何以?”晏子敚曰:“臣虽不知,必务报君以德。士逢有道之君,则顺其令,逢无道之君,则争其不义。故君者择臣而使之,臣虽贱,亦得择君而事之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二十九

   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临国莅民,所患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所患者三:忠臣不信,一患也;信臣不忠,二患也;君臣异心,三患也。是以明君居上,无忠而不信,无信而不忠者。是故君臣同欲,而百姓无怨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上第三十

   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

    景公问于晏子曰:“为政何患?”晏子对曰:“患善恶之不分。”公曰:“何以察之?”对曰:“审择左右,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,而善恶分。”孔子闻之曰:“此言也信矣。善进,则不善无由入矣;不善进,则善无由入矣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一

   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

    景公出游,问于晏子曰:“吾欲观于转附、朝舞、尊海,而南至于琅琊,寡人何修则夫先王之游?”晏子再拜曰:“善哉!君之问也。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,诸侯之天子为述职。故春省耕而补不足者,谓之游;秋省实而助不给者,谓之豫。夏谚曰:“吾君不游,我曷以休?吾君不豫,我曷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”今君之游,不𤉷师行而量食,贫苦不补,劳者不息。夫从南历时而不反谓之流,从下而不反谓之连,从兽而不归谓之荒,从乐而不归谓之亡。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,荒亡之行。”公曰:“善。”命吏计公掌之粟,藉长幼贫氓之数,吏所委发廪出粟以予贫民者三千钟,公所身见癃老者七十人,振赡之,𤉷后归也。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