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子李YEASLEE

健康快乐求知探索

分类: 学习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二

   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

    景公问于晏子曰:“昔吾先君桓公,善饮酒穷乐,食味方丈,好色无别。辟若此,何以能率诸侯以朝天子乎?”晏子对曰:“昔吾先君桓公,变俗以政,下贤以身。管仲,君之贼者也,知其能足以安国济功,故迎之于鲁郊,自御礼之于庙。异日,君过于康庄,闻宁戚歌,止车而听之,则贤人之风也,举以为大田。先君见贤不留,使能不怠,是以内政则民怀之,征伐则诸侯畏之。今君闻先君之过,而不能明其大节,桓公之霸也,君奚疑焉?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三

    景公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昔吾先君桓公,徔车三百乘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。今吾从车千乘,可以逮先君桓公之后乎?”晏子对曰:“桓公徔车三百乘,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者,左有鲍叔,右有仲父。今君左为倡,右为优,谗人在前,谀人在后,又焉可逮桓公之后者乎?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四

   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

    景公问晏子:“廉政而长久,其行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其行水也。美哉水乎,清清!其浊不无雩途,其清无不洒除,是以长久也。”公曰:“廉政而遫亡,其行何也?”对曰:“其行石也。坚哉石乎,落落!视之则坚,循之则坚,内外皆坚,无以为久,是以遫亡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五

   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请问为臣之道。”晏子对曰:“见善必通,不私其利。庆善而不有其名;称身居位,不为苟进;称事授禄,不为苟得;体贵侧贱,不逆其伦;居贤不肖,不乱其序;肥利之地,不为私邑;贤质之士,不为私臣。君用其所言,民得其所利,而不伐其功。此臣之道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六

   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人性有贤不肖,可学乎?”晏子对曰:“诗云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”之者,其人也。故诸侯并立,善而不怠者为长;长列士并学,终善者为师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七

   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富民安众,难乎?”晏子对曰:“易。节欲则民富,中听则民安,行此两者而已矣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八

    景公问国何如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国如何则可谓安矣?”晏子对曰:“下无讳言,官无怨治;通人不华,穷民不怨;喜乐无羡赏,忿怒无羡刑;上有礼于士,下有恩于民;地博不兼小,兵强不劫弱,百姓内安其政,外归其义,可谓安矣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九

   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

    景公问晏子曰:“当今之时,诸侯孰危?”晏子对曰:“莒其先亡乎!”公曰:“何故?”对曰:“地侵于齐,货谒于晋,是以亡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

   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

    晏子聘于吴,吴王曰:“子大夫以君命辱在弊邑之地,施贶寡人,寡人受贶矣。愿有私问焉。”晏子巡遁而对曰:“婴,北方之贱臣也,得奉君命,以趋于末朝,恐辞令不审,讥于下吏,惧不知所以对者。”吴王曰:“寡人闻夫子久矣,今乃得见,愿终其问。”晏子避席对曰:“敬受命矣。”吴王曰:“国如何则可处?如何则可去也?”晏子对曰:“婴闻之,亲疏得处其伦,大臣得尽其忠,民无怨治,国无虐刑,则可处矣。是以君子怀不逆之君,居治国之位。亲疏不得居其伦,大臣不得尽其忠,民多怨治,国有虐刑,则可去矣。是以君子不怀暴君之禄,不处乱国之位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一

   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

    晏子聘于吴,吴王曰:“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?”晏子对曰:“先民而后身,先施而后诛,强不暴弱,贵不凌贱,富不傲贫,百姓并进,有司不侵,民和政平,不以威强退人之君,不以众强兼人之地。其用法为时禁暴,故世不逆其志;其用兵为众屏患,故民不疾其劳。此长保威强勿失之道也。此者危矣。”吴王忿𤉷作色不说,曰:“晏子曰:“寡君之事毕矣,婴无斧锧之罪,请辞而行。”遂不复见。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二

   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秩

    晏子使鲁,见昭公。昭公说,曰:“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,今得见而羡乎所闻,请私而无为罪。寡人闻大国之君,盖回曲之君也,曷为以子大夫之行,事回曲之君乎?”晏子逡循对曰:“婴不肖,婴之族又不若婴,待婴而祀先者五百家,故婴不敢择君。”晏子出,昭公语人曰:“晏子,仁人也。反亡君,安危国,而不私利焉;聊崔杼之尸,灭贼乱之徒,不获名焉;使齐外无诸侯之忧,内无国家之患,不伐功焉。椹𤉷不满,退托于族。晏子可谓仁人矣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三

   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

    晏子聘于鲁,鲁昭公问焉:“吾闻之,莫三人而迷。今吾以鲁一国迷,虑之不免于乱,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君之所尊举而富贵,入所以与图身,出所以与图国,及左右逼迩,皆同于君之心者也。犒鲁国化而为一心,曾无与二,其何暇有三?夫逼迩于君之侧者,距本朝之势,国之所以治也。左右谗谀,相与塞善,行之所以衰也。士者持禄,游者养交,身之所以危也。诗曰:“𦫶𦫶棫朴,薪之槱之。济济辟王,左右趋之。”此言古者圣王明君之使以善也。故外知事之情,而内得心之诚,是以不迷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四

   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

    晏子聘于鲁,鲁昭公问曰:“夫俨𤉷辱临弊邑,窃甚嘉之。寡人受贶,请问安国众民如何?”晏子对曰:“婴闻傲大贱小则国危,慢听厚敛则民散。事大养小,安国之器也;谨听节俭,众民之术也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五

   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

    晏子使晋,晋平公飨之文室,既静矣,晏以平公问焉,曰:“昔吾先君得众若何?”晏子对曰:“君飨寡君,施及使臣,御在君侧,恐惧不知所以对。”平公曰:“闻子大夫数矣,今乃得见,愿终闻之。”晏子对曰:“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,众人归之,如鱼有依,极其游泳之乐,若渊泽决竭,其鱼动流。夫往者维雨乎,不可复已。”公又问曰:“请问庄公与今孰贤?”晏子曰:“两君之行不同,臣不敢不知也。”公曰:“王室之正也,诸侯之专制也,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。”对曰:“先君庄公,不安静处乐,节饮食,不好钟鼓,好兵作武士,与同饥渴寒暑。君之强,过人之量,有一过不能已焉,是以不免于难。今君大宫室,美台榭,以辟饥渴寒暑,畏祸,敬鬼神,君之善足以没身,不足以及子孙矣。”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

  • 《晏子春秋》内篇问下第十六

   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

    晏子使于晋,晋平公问曰:“吾子之君,德行高下如何?”晏子对以:“小善。”公曰:“否。吾非问小善,问子之君德行高下也。”晏子蹴𤉷曰:“诸侯之交,绍而相见,辞之有所隐也。君之命质,臣无所隐,婴之君无称焉。”平公蹴𤉷而辞送,再拜而反,曰:“殆哉!吾过!”谁曰:齐君不肖,直称之士,正在本朝也。

    全文为原文,无译文/翻译/阅读理解!